电磁继电器原理图
发布时间:2024-12-21 来源:淘继电器网 浏览量:126
结构示意:主要由铁芯、线圈、衔铁、触点簧片等部件组成 。
工作原理:当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电压时,线圈中流过电流产生磁场,吸引衔铁向铁芯方向运动,带动触点与静触点(常开触点)吸合,使电路导通;当线圈断电后,磁场消失,衔铁在弹簧反作用力下返回原位,动触点与常闭触点断开,实现电路的切断 。
固态继电器原理图
结构示意:由输入电路、隔离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,内部包含晶闸管、三极管等半导体器件 1。
工作原理:输入电路接收控制信号,经隔离电路处理后,由输出电路中的半导体器件根据控制信号改变导通和截断状态,从而实现电路控制。由于无机械触点,具有响应速度快、寿命长等优点 。
热敏干簧继电器原理图
结构示意:主要包含感温磁环、恒磁环、干簧管等部件 。
工作原理:恒磁环产生磁力,感温磁环根据温度变化改变自身磁导率,进而控制干簧管的导磁性。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,感温磁环使干簧管的触点动作,实现对电路的控制,常用于温度控制领域 。
继电器控制电路原理图
NPN 达灵顿继电器开关电路:连接两个 NPN 晶体管,第一晶体管 TR1 的发射极电流变为第二晶体管 TR2 的基极电流。向 TR1 施加正基极电流使 TR2 导通,从而使继电器线圈通电,触点吸合。同时在 TR2 的基极和发射极间放置小电阻确保其完全截止,并使用续流二极管保护 TR2 免受继电器线圈断电时反电动势的影响 6。
晶体管继电驱动电路:用 NPN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,当输入高电平时,晶体管 T1 饱和导通,继电器线圈通电,触点吸合;输入低电平时,晶体管 T1 截止,继电器线圈断电,触点断开。电路中的电阻 R1 起限流作用,降低晶体管 T1 功耗,电阻 R2 使晶体管 T1 可靠截止,二极管 D1 反向续流,为三极管由导通转向关断时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提供泄放通路,并将电压箝位在 + 12V 上 。
光耦驱动继电器电路:光耦 1U1 的 1 脚接 12V 或 5V 时,1U1 导通,进而使 1Q1 导通,线圈两端电压为 11.7V,继电器吸合;1U1 的 1 脚不接或接地时,1U1 不通,1Q1 截止,线圈两端电压为 0V,继电器释放 。